应对美国海关IPR侵权的中国卖家防御策略
应对美国海关IPR侵权的中国卖家防御策略
摘要
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对进口货物中涉嫌侵犯商标或版权的商品拥有扣押、查封及没收权利,且每年查获近千万件侵权货物U.S.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。中国卖家可通过“IPR备案”、完善合规文件、实时监控供应链、灵活应对扣押通知等方式,有效降低跨境电商业务被CBP扣货或退货的风险。
1 IPR执法机制与卖家风险
1.1 CBP IPR执法范围
CBP依据《19 C.F.R. Part 133》对记录在案的商标和版权侵权商品进行边境查禁
1.2 卖家面临的主要风险
未备案品牌的货物一经怀疑侵权,即使为正品授权货源,也可能被暂扣、查验乃至没收。
2 防御策略概览
2.1 IPR备案(Recordation)
- 及时备案:在USPTO或USCOP注册的商标和版权,务必通过CBP e-Recordation系统备案,费用190美元/类,每10年需续费80美元。
- 授权供应链:在备案时列明中国工厂或授权生产商,已备案供应商发货的正品将不被扣押Vaudra International。
2.2 合规文件与产品ID培训材料
- 详细产品手册:提供CBP官员识别真伪的产品ID培训手册,包括商标样式、包装特征及常见侵权伪劣案例SGR Law。
- 海关合规包:随货备好商标证书扫描件、授权书及发票,方便快速解封Rockridge Law。
2.3 供应链实时监控
利用工具(如ImportGenius、Panjiva)监测自家货物在US港口的清关状态,发现扣押通知(Notice of Detention)后立即启动应对流程Diaz Trade Law。
2.4 应对扣押通知的流程
- 收到Notice of Detention:48 小时内对货物提出回应,提交合规文件与样品鉴定报告。
- 提交Petition for Release:若CBP持续怀疑,可通过律师向CBP提请召回听证,并与权利人协商撤诉U.S.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。
- 缴纳保释金(Bond):视侵权金额,可缴纳相当于货值的保证金,以换取临时放行。

3 运营与法律结合的深度策略
3.1 产品差异化设计
在不侵害注册商标的前提下,通过创新包装、独立Logo及防伪标签减少侵权嫌疑Rockridge Law。
3.2 与IPR权利人合作
主动与品牌方或版权方联系,签订授权协议并申请“协助取货”函,证明商品合法来源reidellawfirm.com。
3.3 法律顾问与紧急应对
与擅长CBP IPR事务的律师事务所(如Diaz Trade Law、Rockridge Law)保持联络,确保在扣押第一时间获得专业指导Rockridge Law。
4 FAQ
Q1:如何查询我的商标是否已在CBP备案?
登录CBP e-Recordation系统,查询Recordation List验证注册号及覆盖品类iprr.cbp.gov。
Q2:Notice of Detention 收到后没时间应对怎么办?
可申请延期提交材料,或立即缴纳保释金(通常为货值100%)换取额外7–14天应对期U.S.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。
Q3:货物被没收后还能追回吗?
若无关能证据或未备案,可通过法院提起索赔并承担没收货物的追索成本,成功率低且成本高。
Q4:不同类别商标是否需要分别备案?
是的,CBP按国际分类(IC)收费,每个IC需单独备案并续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