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进口大陆化妆品成分备案常见驳回原因
台湾进口大陆化妆品成分备案常见驳回原因
在台湾将大陆生产的化妆品进口并进行成分备案,企业常因资料不全或成分不符导致备案驳回,影响新品上市节奏和市场拓展。本文深度解析台湾成分备案审核要点,汇总六大类常见驳回原因,并给出实操避坑建议与工具推荐,帮助化妆品企业高效拿证、合规进口。
1 台湾化妆品成分备案法规背景
台湾“化妆品卫生安全管理法”规定,含有特定功能成分或特殊用途宣称的化妆品,进口前必须在TFDA备案并取得“产品登录编号”后,方可上市销售中贸合规中心。一般化妆品自2021年7月1日起实行在线登录,特殊用途化妆品自2024年7月1日起需提交产品资讯档案(PIF)。

2 成分备案流程概述
2.1 指定代理人及系统账号
进口商需在TFDA官网指定台湾本地代理人,开通“化妆品产品登录系统”账号,并完成企业资质验证,包括进口商营业执照及代理协议。
2.2 材料准备
- 成分列表(INCI):需提供完整INCI英文及传统中文对照表,并标明每种成分含量;
- 安全性评估报告:包含微生物限度、皮肤刺激、毒理学评估等测试报告;
- 功效检测报告(特殊用途):如防晒、抗脱等功能需对应实验室出具的功效验证报告;
- 自由销售证明(Free Sale Certificate):原产地官方或第三方机构出具;
- 标签样稿:须符合《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》要求,包括繁体中文标示项。
2.3 系统填报与提交
按TFDA要求逐步填写产品信息、上传文件并缴纳官费,提交后通常15–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。
3 成分备案常见驳回原因
3.1 成分超出台湾“禁止使用或限用成分表”
台湾不断修订“化妆品禁止使用成分表”,自2024年7月起新增多种抗菌剂及染发剂限用条目,如产品含未列入允许名单的成分即被驳回。
3.2 INCI名称或含量标注不规范
不少企业提供的INCI中,英文名称与TFDA数据库不一致,或未标注「水/Aqua」等基础成分,导致系统校验失败。
3.3 安全性评估报告不完整
安全性报告缺失关键项目,如无皮肤敏感测试、微生物限度检测,或报告未由CNAS/ILAC认可实验室出具,易被退件食品药物管理局。
3.4 标签样稿未符繁体中文要求
标签内未完整翻译警示用语、成分顺序或未提供繁体中文使用说明,TFDA将以“标签数据不符”驳回。
3.5 缺少自由销售证明或原件与翻译件不符
进口商常提交不具法律效力的商业证明或仅提供英文版FSCP,未附繁体中文官方翻译,导致“文件真实性存疑”。
3.6 指定代理协议或进口商证明不全
部分企业未提交由台湾代理商盖章的授权书,或营业执照未加盖公章,系统登记不通过。
4 避坑建议与实操工具
- 实时追踪法规更新:订阅TFDA官方公告与第三方合规平台推送,及时调整成分与标签R。
- 使用标准化模板:采用国内外ISO认可的成分表及标签样稿模板,减少格式问题。
- 委托资深机构预审:如瑞旭(CIRS)、中贸合规等提供一站式PIF与标签审核服务。
- 选择权威实验室:确保安全与功效报告由CNAS/ILAC双认可信赖实验室出具。
- 双语校对文件:所有中文文件(标签、FSCP、代理协议)务必繁体中文与英文双语版并盖章。
- 模拟系统提报:先在测试环境完整操作一次,检查系统校验情况并完善资料后再正式提交。
5 、FAQ
Q1:普通化妆品也需PIF吗?
普通(非特殊用途)化妆品仅需在线产品登录,无需PIF,但须保存齐全PIF以备查。
Q2:成分使用限量如何核对?
参照TFDA最新《化妆品成分使用限制表》,确认每种成分含量≤限定值,否则先调整配方。
Q3:FSCP可以由第三方机构出具吗?
可以,但需加盖原产国官方机构或公证处章,并附繁体中文认证翻译。
Q4:审核被驳回,能否补件?
TFDA系统支持一次补件,需在指定期限内上传完整资料并重新提交审核。